美军要给特种部队“减肥”精致的瑞士军刀变成了臃肿的攻城锤半岛

2025-08-13 14:44:22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半岛在公众的普遍印象中,特种部队代表着军中最精锐的力量,拥有着“少而精”的特点,像是瑞士军刀般精致多能。然而,过去20年来,美军的特种部队却经历了剧烈的膨胀,逐渐从当初的小巧精致转变为“攻城锤”的庞大存在。随着这种变化的发生,美军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,并开始采取措施,致力于为特种部队“减肥”,以回归更精悍的作战能力。

  911事件发生之前,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(SOCOM)的年度预算仅为23亿美元,人员编制也仅有不到3万人。然而,随着世贸大厦的倒塌半岛,全球安全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这一切开始迅速改变。时任美国防长拉姆斯菲尔德提出,未来的地面战争将会逐渐特战化,因此,美军迫切需要大量能够进行精准打击的特种部队。在这种理念的推动下,美军的特种部队编制和预算都经历了快速扩张,预算暴增至105亿美元半岛,人员人数突破了7万人大关。

  美军的各个军种纷纷增设了特种作战单位。陆军在每个特战大队的基础上增设了一个营,第75游骑兵团也新增了两个营,分别负责特种步兵和军事情报任务。这些新增单位不仅增设了步枪连,还加入了支援连,整个编制逐渐显得臃肿。空军和海军的情况也不遑多让。空军特种部队的人员已经超过了轰炸机飞行员的数量,而海军海豹突击队的队员人数已达4000人,是20年前人数的十倍。即便是反对“特战化”的海军陆战队,也不得不增设了一个新的“突袭团”,并与第75游骑兵团的任务产生了重叠。

  如今半岛,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的规模已经超过了陆军参谋部,尽管它所管理的部队数量还不到陆军参谋部的八分之一。这一巨大的规模差异暴露了美军特种部队管理中的“冗官”和“冗费”现象。海军特种部队的人员不到1万名,但竟然配备了13名将军,而陆军特种部队则有19名将军,这使得美军特种部队的规模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德国军队,预算更是超过了波兰。

  这种规模的膨胀在作战层面上尤为显著半岛。据《》报道,在阿富汗“持久自由行动”初期,美军特种部队每月执行大约10次突袭任务;而到2010年的“增兵潮”时期,这一数字已经激增至每月1000次。前海豹突击队指挥官埃里克·奥尔森曾表示:“我们已经从一个精致的瑞士军刀,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攻城锤。”

  随着特种部队规模的扩大,其职能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。过去,特种部队负责的任务主要包括情报收集、敌后渗透等隐蔽性强的工作,而如今,它们的核心任务已经逐步转向“直接行动”(DA)。例如,在伊拉克安巴尔省,陆军三角洲特种部队就成功建立了一个完整的“猎杀链”。从信号拦截、无人机监控到夜间突袭,整个作战流程几乎实现了工业化,完全不需要其他军种的支援,三角洲特种部队便能独立完成全部任务。

  然而,特种部队人数激增的另一面,是其兵员质量的下降。曾几何时,海豹突击队是被许多人所仰慕和敬佩的象征,而如今,人们对海豹突击队的印象却停留在那些络腮胡和满身文身的外表上。这种变化的背后,正是由于特种部队的高额津贴——常规部队的2.5倍,使得很多来自常规部队的高级士官争相加入特种部队,导致常规部队的人员流动性大增,战斗力严重下降。军队的战斗力实际上是依赖于常规部队的整体素质,而不是少数超级士兵。

  美军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,并在2020年通过《国防授权法案》首次提出了“优化特种部队结构”的条款。2024年半岛,美军再次提出了《特种作战力量结构评估》,其中明确表示,到2027年将裁减15%的特种作战人员,同时大力增加40%的AI分析员和网络战专家,以提高部队的科技含量。尽管特种部队在现代战争中具备灵活性和较高的素质,但它们却无法胜任攻占和防守阵地的任务,正如批评者所指出的,单靠一些高效的武器装备,并不足以为战争带来决定性的胜利。

搜索